本篇文章1304字,读完约3分钟

 

    在18世纪,来到中国的外国使臣发现,他们不得不遵循一项传统的中国宫廷礼仪,在皇帝面前双膝跪地,手按地面,以头触地,以表明他们的国家承认中国皇帝为“天子”。他们把“叩头”根据中文发音被翻译成“kowtow”,它随之被卷入了英语世界和中国与西方的外交风云史。

    历史网站Britannica写道,在18世纪后期,来华开展贸易的西方国家越来越抵制磕头。1793年,英国特使马戛尔尼勋爵(Lord Macartney)拒绝向乾隆皇帝叩头,只行了英国宫廷中的单膝下跪礼。在鸦片战争后,西方使臣磕头的要求被取消。

    兼担任过外交官的美国总统约翰·昆西·亚当斯(John Quincy Adams)在研究了关于清廷谒见外国使臣的记录后得出结论: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导火线不是鸦片,而是磕头。他的推断至今仍未盖棺论定,但磕头毫无疑问地进入了有关中国与西方关系的历史争议中。在时报的文章《访谈:鸦片战争的起源和影响》里,研究中国历史的美国著名学者裴士锋(Stephen R. Platt)谈到了磕头对鸦片战争的微妙影响:

    “在英国人眼里,磕头是一种国耻——从本质上说是他们的大使被要求在中国皇帝面前卑躬屈膝。对他们来说,要英国人磕头是中国傲慢和固执的极端象征。磕头甚至成为了鸦片战争的一种事后逻辑:有种说法是,英国不得不打这场战争,因为中国人拒绝以平等身份对待西方人。”

    然而,裴士锋在时报的采访中指出,当时的一些西方观察家对英国在“磕头”问题上的情绪失控感到奇怪,他们质疑英国人凭什么认为中国应该调整自己的宫廷礼仪来适应他们:“就像拿破仑所说的,如果英国人的习惯是吻他们国王的屁股的话,他们去中国时会要求皇帝脱下自己的裤子吗?”

    他的新书《帝国的黄昏——鸦片战争及中国最后的黄金时代的终结》提出,鸦片战争是一个偶然且错综复杂的谜团,它“不是大英帝国的某种长期计划……也不是某些文化冲突不可避免的结果”。他说,英国民众对那场冲突的反对十分激烈,因为“对许多英国人来说,为了毒贩的利益去与一个一向与英国友好的国家开战,是一个可憎的想法”。

    裴士锋认为,在英国民众的激烈反对之下,鸦片战争仍然因为受到偶然事件和重要人物的推动得以进行,而磕头对鸦片战争和中英历史产生了什么影响,并没有明确答案。

    在现代,磕头已经在中国的外交与政治礼仪表演中消失,但“kowtow”在英语中留存了下来,演变成了向更有权势和地位的人屈服的意思。

    《卫报》(The Guardian)近期的一篇评论用《苹果不是唯一一家向中国审查“磕头”的科技公司》(Apple is not the only tech company kowtowing to China’s censors)这个标题来讨论《纽约时报》应用从苹果的中国商店下架,以及Facebook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向中国政府示好等事件。《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也曾发表名为《为什么欧洲不需要向中国“磕头”》(Why Europe need not kowtow to China)的观点文章,讨论中国的崛起与欧洲的“衰退”。

    显然,随着财富和权力的再次转移,“kowtow”一词又逐渐开始出现在对中外权力关系的讨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