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4032字,读完约10分钟

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不断实践和探索的结果,是我们坚持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的必然结果。历史证明,这条发展道路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充分吸收了现代市场经济和国家治理的先进经验,具有明显的制度优势。事实证明,外部风险和不确定性越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防范风险和稳定局势方面的制度优势就越突出。当前,面对新冠肺炎肺炎疫情带来的全球性风险和挑战,我们尤其需要坚持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

中国疫情防控和复工生产之所以能够得到大力推进,根本原因是党的领导和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发挥了无与伦比的重要作用。发展环境越严峻复杂,就越要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完善各项制度,完善治理体系,促进制度建设和治理效率更好的转化和融合,善于利用制度优势应对风险和挑战。4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时强调了这一重要判断,为我们面对当前的风险和挑战指明了方向。需要注意的是,肺炎在新冠肺炎的全球传播将不可避免地给外部环境带来深刻影响。日益增加的外部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对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应对这些风险和挑战,需要准确理解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科学理解和充分发挥制度防御的基础性作用。

历史上确立的体制优势

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外部风险的冲击从未停止。在应对这些挑战的过程中,中国自主探索发展道路的信念从未动摇。新中国成立之初,民族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创造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设的经典案例,增强了我们自主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信心。此后,虽然经历了曲折的探索,但“两弹一星”等重大项目的成功和完整产业体系的建立,为实施改革开放,自主选择符合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和体制制度奠定了基础。苏东剧变后,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我们进一步坚定了走自主发展道路的信念,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在实践和探索中逐步构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不断探索的结果,是我们符合中国国情的一贯发展道路的必然结果。历史事实也证明,这条发展道路不仅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而且充分吸收了现代市场经济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先进经验,具有突出的制度优势,能够有效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比如,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宏观调控措施的实施,中国有效解决了过热风险,并于1996年成功实现软着陆,为应对19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奠定了基础。在此期间,中国的市场经济改革毫不动摇,四项基本原则坚如磐石。特别是中国坚持对外开放,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在成功应对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同时,中国经济发展逆势而上,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快速增长。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成功应对外部冲击,经济发展再次呈现逆势上升的态势。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继续快速增长,经济增长继续扩大。自2010年以来,中国已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最大贡献者,取代美国成为推动全球增长的火车头。近年来,中国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引导经济全球化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认可。新冠肺炎爆发肺炎后,中国率先控制疫情蔓延,促进恢复工作和生产,为全球合作抗击疫情和经济复苏提供了重要的供应链支持。事实证明,外部风险和不确定性越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防范风险和稳定局势方面的制度优势就越突出。

充分发挥党的全面领导的根本制度优势

要发挥中国的制度优势,首先要明确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要解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和问题,应对肺炎在新冠肺炎全球蔓延的影响,最强大的依靠力量是全体中国人民,最大的制度优势是坚持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能成为我们最大的优势,这是根植于党的先进性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作了如下总结:我们党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党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这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近年来,一些西方政治家出于自身的政治利益,不断进行政治操作,挑起民族对立,激化社会矛盾,导致选民投票率大幅下降,民粹主义盛行。然而,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稳步进展得益于中国共产党忠实代表全体人民的共同利益。

只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才能真正团结全体人民,把人民作为自己最大的依靠。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信心。在这场疫情防控斗争中,在党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全国动员,全民参与,联合防控,群防群治,构建了最严密的防控体系,凝聚了一支坚不可摧的强大力量。党和人民的深度融合和高度团结是我们国家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的基础,也为我们提供了化危机为机遇的战略信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工作,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疫情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冲击,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新的机遇。要抓住这些机遇,必须科学规划和统一行动,把造福人民作为最重要的成果。永远记住,我们党要长期执政,就必须始终与人民保持血肉联系,始终要与人民群众在一起,共同努力,同甘共苦。

这次重大的疫情防控检查,既发现了我们的制度优势,也发现了我们的不足。为了应对当前的风险和挑战,我们必须增强我们的机构自信,正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不足。3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视察时强调,要着眼长远,总结经验教训,加快完善治理体系的不足和薄弱环节,构筑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健康的强大制度防线。

充分发挥制度优势协调五位一体布局

更需要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构筑强大的制度防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阶段性特征和要求,注重制度整合、协同增效、高效运行,促进制度的坚持和巩固,制度的完善和发展,制度的遵守和落实。随着改革向深水区的全面深化,我们必须与制度建设的各个方面合作,充分发挥我国在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制度优势。

在经济方面,中国经济正处于解决转变方式、调整结构、改变动能等关键问题的时期。在面临各方面困难和挑战的同时,也面临着新冠肺炎肺炎疫情影响、世界经济动荡、保护主义盛行等不利局面。在这方面,关键是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优势,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今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看望了出席CPPCC会议的经济界人士,强调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有利于激发各种市场主体的活力,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有利于促进效率与公平的有机统一,有利于不断实现共同富裕,应当坚持和发展。同时,在经济体制上,一定不能克服市场的盲目性,也不能回到计划经济的老路上去。要努力把市场的作用和政府的作用更好地结合起来,这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

在政治上,军、政、军、民的统一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明显政治优势,这一点在这次疫情防控斗争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随着西方国家社会政治危机的不断加剧,国际关系紧张和地缘政治崛起的风险正在加深;一些美国政客甚至试图以各种借口将中美经济摩擦推向政治领域。面对这些挑战,我们不仅要加强政治建设,还要把握世界经济和政治的总体形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护主义在世界上抬头,但我们应该站在历史的正确一边,坚持多边主义和国际关系民主化,以开放、合作、共赢的精神规划发展。习近平总书记还在国家整体安全理念的基础上提出了安全发展理念,强调要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加快完善安全发展体系和机制,弥补相关不足,维护产业链和供应链安全,积极做好重大风险防范和化解工作。

文化方面,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实力。面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积极应对,奋勇作战,在人民战争、全面战争和制止疫情战争中取得了战略成就, 展现了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相互帮助的伟大民族精神和十四亿中国人民在新时代的伟大改革创新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4月8日在给武汉东湖新城全体社区工作者的回信中指出,在这场空前的疫情防控斗争中,城乡社区工作者与参与社区防控的各界人士一道,不畏风险,团结奋斗,特别是广大社区党员干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形成了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强大力量,充分显示了打赢人民群众防疫战争的巨大威力。 毫无疑问,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指导地位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必将为我们克服前进道路上的诸多重大风险和挑战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在社会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人大期间参加湖北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解决疫情防控中暴露出来的体制机制问题。为应对疫情,中国的公共卫生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暴露出一些不足和不足。习近平总书记在指出不足和不足的同时,明确要求坚持统筹规划、制度重塑和综合完善,改革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提高疫情监测预警和应急能力,完善重大疫情救治体系。& hellip& hellip应努力从机构和体制层面理顺关系,强化责任。在当前全球新冠肺炎肺炎疫情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完善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讲话精神,对于我们应对当前的风险和挑战具有重要意义。

从生态学的角度来说,这次疫情的爆发、蔓延和重复,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时指出,从保护人民健康、保障国家安全、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角度出发,必须将生物安全纳入国家安全体系。& hellip& hellip推动尽快颁布生物安全法,加快国家生物安全法规体系和制度保障体系建设。在两会期间,总书记再次强调,生态环境保护是造福人民的百年大计。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系统总结了中国的制度优势,指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工作重点。面对疫情防控常态化的现状和外部环境的深刻变化,我们必须更加坚定和自觉地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一系列优势。这是我们成功应对当前和未来各种重大风险挑战的关键。

(作者:王立胜,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党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