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654字,读完约2分钟
新华社北京3月18日电美国研究人员近日在英国《自然新闻》网站上发表报告称,他们开发出一种基因疗法,通过病毒载体将视网膜素基因导入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成功恢复了因视网膜变性而失明的实验小鼠的视力。
视网膜中有两种感光细胞,一种是视锥细胞,另一种是视杆细胞。视蛋白分布在感光细胞表面,视蛋白在视杆细胞中为视紫红质,在视锥细胞中为视锥蛋白。视网膜变性通常伴有感光细胞死亡,但其他细胞层,包括神经节细胞,在人完全失明后可以保持健康数十年。
眼科过去认为如果不移植整个感光信号系统,视蛋白就不能在杆细胞和锥体细胞外发挥作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机构的研究人员认为,受体存在于所有视网膜细胞中,视蛋白会自动连接到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信号系统。
研究人员将一种能识别绿光受体的中波敏感锥蛋白基因植入失活的腺相关病毒。这种病毒可以直接注射到眼睛的玻璃体内。病毒携带基因进入神经节细胞,神经节细胞通常对光不敏感,使其对光敏感,并向大脑发送信号以产生视觉。
研究人员最初尝试了视紫红质,但视紫红质太慢,无法识别图像和物体。然后他们尝试了反应速度更快的能识别绿光的中波敏感锥蛋白,植入这种蛋白基因的盲鼠成功通过了人类视觉的标准测试。它们可以像老鼠一样轻松绕过障碍物而不会出现视觉问题,在平板电脑上可以分辨出一千多倍范围内的运动和亮度。
研究人员表示,这种通过灭活病毒进行基因转移的治疗方法可以在三年内对因视网膜退化而失明的人进行临床测试。理想情况下,他们应该有足够的视力四处活动,并且有可能恢复阅读或观看视频的能力。
编辑:刘金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