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101字,读完约5分钟

[档案故事]

“本月23日,新华县各界代表1500人怀着深厚的感情和荣耀举行追悼会,纪念为营救朝鲜溺水少年而牺牲的不朽国际主义战士罗盛教同志……”1952年2月27日,《新湖南日报》(现为《湖南日报》)发表了一篇题为《志愿军和朝鲜人民代表到达新华社悼念国际主义战士罗盛教》的报道。

那年1月2日,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罗盛教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去救一个意外落水的朝鲜孩子崔莹。当时他才21岁。罗盛教牺牲后,朝鲜政府为他建造了一座纪念碑。当时,朝鲜领导人金日成为纪念碑题词:“罗盛教烈士的国际主义精神将永远与朝鲜人民共存!”

在过去的68年里,那个在几个寒冷的日子里毫不犹豫地向冰川跳下的年轻身影,从来没有走远过,今天依然震撼着我们的心。

营救韩国青少年的四部电梯

6月下旬,汛期,资江流经新化县,罗盛教纪念馆静静地伫立在资水河畔,庄严肃穆。在博物馆里,图片和一行行的文字讲述了罗盛教短暂但不平凡的一生,这让前来回忆的人深受感动。

“罗盛教的生活在遥远的朝鲜,但他将永远活在中国和朝鲜人民的心中。”作为纪念馆的金牌讲解员,自1998年进入纪念馆以来,邹红每次谈及情感状况时都会落泪。6月22日,她再次满怀深情,讲述了罗盛教从一个普通的农家孩子成长为一名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的故事。

1931年4月22日,罗盛教出生在新化县松山乡桐梓村马龙坳。新中国成立后,罗盛教报名参军,被送到湘西军政干校学习。1950年转入某文书培训班学习,后分配到47军141师直属侦察连改选文书工作,参加湘西剿匪斗争。1951年,罗盛教响应党的号召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随部队去了朝鲜。

1952年1月2日,新年的开始,是朝鲜半岛的冰雪季节。一大早,罗盛教和他的战友们来到了军队驻地附近的冰川,准备练习轰炸。就在这时,河上突然传来几个韩国少年的叫声。罗盛教听不懂韩语,但当他看到韩国青少年的手势和碎冰时,他立刻明白了一切。当他跑到冰洞时,他脱下棉衣,跳进了冰冷的河里。

面对零下20摄氏度的严寒,罗盛教表现得很冷静,他很快就摸到了那个掉进水里的韩国少年,并成功地把他从水里救了出来。然而,因为冰洞边缘的冰太薄,无法承受溺水男孩的重量,他们立即掉进了水里。

一次,两次,三次……少年三次被抬离水面,三次未能着地。这时,罗盛教的体力已经耗尽,但他仍然顽强地再次沉入水底,找到了少年,并再次把他推出了水面。这时,罗盛教的战友们把电线杆拖到冰洞里,少年抱住电线杆被拖出了水面。当他的同志们试图去罗拉省交的时候,罗盛教已经陷到了谷底。

在找到罗盛教烈士的尸体后,朝鲜人民在当地最隆重的葬礼上埋葬了他,并在他去世的地方竖立了一个木牌,上面写着:“在朝鲜土地上长大的人民应该永远记住我们的朋友罗盛教同志,学习他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

“罗盛教冒着生命危险,只为救人。他不仅是朝鲜人民眼中最可爱的英雄,也是中韩两国人民友谊的象征。”邹红介绍说,为了纪念罗盛教,1953年,朝鲜授予罗盛教“一级国旗勋章”和“一级战士荣誉勋章”。罗盛教死的地方改名为“罗盛教村”,他葬的山也叫“罗盛教山”。还有“罗盛教生产突击队”、“罗盛教合作社”和“罗盛教合作农场”。被罗盛教救下的少年崔莹后来加入了朝鲜人民军,成为军队的高级指挥官。

永不褪色的精神丰碑

2009年,罗盛教入选“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100人”。2019年9月,70多岁的罗盛教大嫂陈淳再次走进人民大会堂,接受国家授予罗盛教烈士的“最美奋斗者”荣誉勋章。“这是国家授予新中国成立以来各行各业先进分子和优秀代表的荣誉称号。是历史的荣耀!”6月22日,回忆获奖经历,陈淳说。

在采访中,老人讲述了更多关于罗盛教生活的故事。罗盛教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从小就有一颗善良的心。在湘西军政干校读书时,罗盛教一马当先。1949年冬天,学校里用作桥梁的那棵大树被锯倒,滚进沟里。老师和学生用绳子把树干绑起来,拉了起来。尽管天气很冷,罗盛教还是卷起裤腿,跳进沟里,用力提起树干。其他学生跳进水里,一起举起了树。由于这一事件,罗盛教中队被授予“先锋”称号。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罗盛教非常努力。他除了成功完成自己的工作外,还经常冒着炮火给战友送食物,抢救伤员。一天,罗盛教所在的公司观察哨附近的山村被美军飞机轰炸了。他冒着烟和火,救出了一位韩国老奶奶和一个孩子。

他曾在日记中写道:“当我被侵略者的子弹击中时,我希望你不要停留在我的身体前面,而应该继续勇敢前进——为成千上万的朝鲜人民复仇,牺牲战友!”

"罗盛教牺牲了,但更多的“罗盛教”出现在他身后."邹红说,作为一座永不褪色的精神丰碑,罗盛教的人民、事物和品格一直激励着中国的儿女。

2018年3月23日,新华恒达设计学校17岁的学生王和同学们在纪念馆附近散步。突然,他们听到河边有人呼救,他们迫不及待地立即跑了过去。当王下到河边的时候,看见一个女人在河里挣扎。他毫不犹豫地跳进河里,尽力救那个掉进水里的女人。

有人问王是什么力量使他在奔腾的河水面前背过身去的。他说:“在罗盛教纪念馆旁边,是罗盛教烈士的精神鼓舞了我。”

(记者于震宇通讯员王茜)


编辑:侯兴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