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05字,读完约4分钟
掺杂了女巫、魔法等。为了宣传剧情,北魏人为什么生活在唐朝土楼迪士尼版的花木兰里?
迪士尼花了2亿美元制作,由刘亦菲、甄子丹、巩俐和李连杰主演的真人电影《花木兰》在第一个周末上映了三天,票房只有1.5亿元,周日单日票房超过了《八百人》。从观众的反应来看,一度备受期待的《花木兰》并没有营造出大规模的“真香”场景,东西方文化差距难以弥合。迪士尼从西方视角解读花木兰的故事,彻底改变了它的口味。
数据
豆瓣评分目前只有4.9
电影《花木兰》9月4日在海外流媒体平台上线。《烂番茄》的新鲜度为75%,高于诺兰新片《信条》的74%。由于期望过高,该片于9月11日内地首日上映,但票房只有5500万元,之后增长乏力。上映第三天之后,轻松被23天的“八大”超越——截至9月13日,诺兰新片《信条》上映10天,累计3.5亿元;管虎导演的《八百》上映23天,票房突破26亿。
如果说75%的新鲜感说明电影的海外口碑尚可,那它在内地就遇到了不好的电影评价:上周五在国内首映后,豆瓣的评分从5.4降到现在的4.9。
花木兰代表父亲参军的故事在中国家喻户晓。为什么迪士尼的真人版《花木兰》尽管受到刘亦菲、甄子丹、巩俐和李连杰等大咖的祝福,仍能通过口碑拯救街道?
理由
故事变得面目全非
迪士尼改编后,花木兰的故事变得面目全非,都成了象征性的存在。比如原著中木兰为父亲参军是因为父亲旧病无助,而电影中父亲却不能上战场,而是为了“家族荣耀”坚持上战场。这种个人英雄主义的情结明显让人觉得突兀。
花木兰之所以成为电影中的才子,是因为她身上有着强烈的“气”,与好莱坞电影中的“超能力”和“武力”很像,而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内功”。这是另一种非常生硬的虚构。影片展示了木兰在女性觉醒的道路上的转变。但在这个过程中,按照“超英”(超级英雄)路线打造花木兰,混合女巫、魔法、幻术来推进剧情,已经脱离了花木兰作为“人”的成长,使得整个故事脱离了原本的味道。
为了显示花木兰的全能,花木兰内部的所有矛盾都在等待花木兰去化解:雪山造成雪崩后,花木兰居然能在雪崩中骑马救人;巩饰演的女巫分分钟夺权,但她愿意为侵略者卖命,突然牺牲救了木兰。这些故事中的巨大漏洞,作者的意图可能是为了突出花木兰的救国救民的英雄事迹,但这样的不合逻辑最终成了对影片的严重伤害。
细节扭曲的演员变成“木偶”
剧情已经注定了影片的失败,便道也受到了观众的批评:花木兰的《镜贴花黄》本来就是一张美丽的画面,片中女巫的化妆也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皇帝的小胡子很丑,这是西方人对东方人的早期刻板印象。
影片在武侠设计上没有亮点,甚至有很大的倒退:柔然国的士兵居然以90度角把城墙占了起来,没有轻功,没有任何外力,完全无视物理规律。
细说来,北魏历史人物花木兰就住在福建土楼,这是唐朝以后才出现的,也被网友指出是不负责任的混搭。
在这样的剧情和制作水平下,演员虽然可以称得上大咖级别,但也不可能发挥出什么演技。演员成了剧情的尴尬:有网友用“留得像花木兰”来嘲讽刘亦菲在片中的表现;就连国际影后巩俐也表情平淡。
分析
好莱坞没有做出真诚的努力
多年来,好莱坞一直通过东方故事寻找灵感,但成功的案例很少。不幸的是,好莱坞并没有从这么多失败中吸取教训,而是仍然在沿着老路重复同样的错误,而不是真诚地努力减少和融合文化差异。这必然会让中国观众失望。
好莱坞团队根据业务类型建立角色关系,没有考虑到这个故事精神内核的撕裂和破坏,所以“误读”就成为必然。只有中国人才会真正珍惜和善待自己的故事。所以这部电影只是名义上的迪士尼电影,并不是中国人心中高贵芬芳的《花木兰》。(正文/记者小杨)
编辑:刘苏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