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13字,读完约5分钟
50年来,用打屁股的方式来管教孩子的现象越来越少。但大喊大叫呢?几乎所有人还是会不时地对孩子们嚷嚷,即使是那些知道这么做没用的父母。吼叫可能是当今为人父母者最不明智的行为。
在经常大喊大叫的人家,子女的自尊心往往较弱,抑郁的比例更高。2014年发表在《儿童发育杂志》(Journal of Child Development)上的一项研究表明,冲着孩子大喊大叫会产生类似于体罚的后果:焦虑、压力和抑郁程度增加,行为问题也随之增加。
在你为人父母的经历中,你有多少次在对孩子嚷嚷后想过“嗯,这么做对不对”?
嚷嚷无助于你树立权威。这只会让孩子觉得你失控。让你看起来软弱无能。实话说吧,你之所以大喊大叫就是因为你没辙。嚷嚷甚于打屁股,是父母不知道还能怎么办的反应。
但大多数家长——包括我自己在内,发现不用嚷嚷就能度过一天真的很难。关于喊叫的最新研究向父母提出了两个问题:我应该怎么做?要怎么改掉这个习惯?
我们在这里讨论的,不是你大声喊叫提醒孩子小心汽车。我们说的是把吼叫作为一种纠正方式。作为一种工具,纠正性的大喊大叫是没有效果的,不过是对孩子习惯性的嚷嚷而已。我们每天会因为同样的事情对子女叫喊,而且由于觉得没有效果,还要越叫越凶。把衣服放好!下来吃饭!不要骑在狗身上!别老打你弟弟!
耶鲁大学的心理学和儿童精神病学教授艾伦·卡兹丁(Alan Kazdin)说,仅仅知道大喊大叫本身不好是没有用的。它其实并非一种管教孩子的策略,而是你自己的一种发泄手段。
“如果父母的目的是宣泄,我想消消气,并且向你表明我有多生气,好吧,大喊大叫可能是完美的,”卡兹丁说。“如果目标是改变孩子的某些方面,或者在孩子身上培养一种积极的习惯,那么大喊大叫可就行不通了。”还有其他的策略,无需你像疯子一样喊叫。
很多人认为,积极正面其实是一种懒惰的表现形式,就好像那些积极正面的父母根本不会管孩子。但不许嚷嚷需要父母有提前的规划和纪律,而嚷嚷则不然。
卡兹丁在推广一个名为ABCs的项目,它代表着前置条件(antecedents)、行为(behaviors)和后果(consequences)。前置条件是进行提前的设置,具体说,就是在你希望孩子做什么之前,先告诉他们。行为就是父母对行为进行定义、塑造和建模。后果就是当行为得到执行时,表达赞许,做出一种夸张的赞美,同时伴以表示赞同的肢体动作。
因此,不要每天晚上因为孩子把鞋到处乱丢对他大喊大叫,而是要在早上问他,能不能回家时把鞋子放好。确保你回家把自己的鞋子放好。如果你的孩子把鞋子放好了,乃至能把它们放在该放的地方附近,告诉他这样很好,然后拥抱他。
ABC赞美法是一种非常具体的技术。你必须热情,所以必须在脸上摆出傻乎乎的笑容,甚至举起手来挥舞。接下来你要用一种非常高兴、愉快的声音,说出你赞美的内容。第三步是抚摸孩子,并给他一些不用语言表达的赞美。这种傻乎乎是它的特性而不是缺陷。它让孩子注意到伴随正确行为而来的赞美。这就是重点。
“我们要养成习惯,”卡兹丁说。“这种做法实际上改变了大脑,在这个过程中,你想纠正的行为,各种闹脾气和斗争,所有这一切都消失了。”此外,他指出,“作为一个副作用,当你做这些事情时,父母的抑郁和压力实际上会下降,家庭关系会好转。”
如果孩子表现得更好,那么我们就不会大叫。如果我们不大叫,孩子就会表现得更好。
拥有这样一个系统的美妙之处在于,它不是在孩子做了坏事之后做出反应,不是等他们搞砸事情然后生气,相反,你有一个明确的计划。但规划需要父母这边的自律,而且很难。“我们知道人类有所谓的消极偏见,”卡兹丁说。“用心理学术语讲,这叫‘正常’。这是大脑里的一种东西,通过进化,我们对环境中的负面事物非常敏感。”
大喊大叫是我们固有的本能。这是一种进化的生存本能,取决于那些它要保护的东西。大喊大叫是很难放弃的,因为它让我们觉得这是为人父母该做的。
在1960年代,94%的父母使用体罚。2010年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这一数字下降至22%。这可能有很多原因,包括一些儿童发展教育者的影响。但肯定有一个原因是,如果有一种更有效的方式来改变孩子们的行为,而且不涉及暴力的行为,那么打孩子的原因就会消失。如果不起作用,为什么还要打屁股?这同样适用于大喊大叫:你为什么要大喊大叫?这不是为了孩子好。
最终,纪律技巧必须是有效的,要让孩子在一天之中做你希望的事情、不做你不希望的事情。赞美是有效的。而惩罚是无效的。